ENGLISH 现在是:

image.png

热点关注

吕国强: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向知识产权要生产力热点关注

时间:2016-05-08   出处:新华社  作者:  点击:

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向知识产权要生产力——专访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

  新华网上海4月27日电(记者 吴振东)去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在上海,《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也于今年2月发布,提出包括“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等在内的十二条意见,旨在把知识产权战略贯穿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全过程,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    

    如何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怎样做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大文章?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秘书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近日接受记者专访,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创造聚焦“质量”    

    “十二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403.4万件、实用新型专利421.4万件、外观设计专利297.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跃居世界首位。从数量看,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    

    但不可忽视的是,“量大不优”的现象仍然存在。核心专利少、高科技含量专利少、品牌价值小、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增加值偏低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上海知识产权创造首先要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吕国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上海知识产权政策,重点鼓励申请发明专利、PCT国际专利、商标马德里国际注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在知识产权布局上形成一批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版权精品和优良植物新品种。    

    为此,上海将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建设产业集聚区,实行集群管理。“我们将鼓励和扶持产业集聚区、行业和企业开展专利布局,实施专利导航试点项目,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批专利组合,构建支撑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专利储备。”吕国强说。    

    保护聚焦“严格”   

    放眼全球,知识产权强国无疑都拥有优良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在当今中国,实施更严格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让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长出“牙齿”,显得尤为重要。    

    据统计,2015年,上海全市法院受理的各类知识产权案件量首次突破1万件,达10095件,审结9353件,同比分别增长29.01%和22.87%。其中,新设立的知识产权法院全年共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1641件,审限内结案率为98.19%。    

    吕国强说,“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完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侦查、检察专业化办案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侦办力度,将专项打击逐步纳入常态化执法轨道;强化法院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审判工作机制,统一司法标准,提高司法效率,同时将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    

    在行政执法上,吕国强介绍,今年上海将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重点打击涉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强对跨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团伙实施“全链打击”,对境内外上下游窝点实施“全网摧毁”;开展迪士尼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等。    

    管理聚焦“转化”   

    “知识产权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创新成果在保护的前提下有效运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吕国强表示,上海优化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就是要让有用的专利不再“沉睡”。    

    上海是全国较早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保险的省市。“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385家企业实现专利质押贷款32.57亿元;48家企业的529件专利进行了投保,相关保险金额共1235万元,对解决“有专利、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吕国强说,上述两项试点工作还将继续稳步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并争取将专利质押登记权下放至上海,简化质押融资流程;二是扩大专利保险试点范围,增加保险品种,完善专利保险服务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把促进专利的转化和运用放在更重要位置。”吕国强强调,上海将加强知识产权基础信息服务工作,探索建立集专利、商标、版权等信息和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信息免费或低成本向社会开放。“在知识产权基础信息互联互通基础上,上海今年还将按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原则组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辟知识产权信托交易的‘大卖场’。”    

    “专利沉睡”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专利运营人才匮乏。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多次联合专业服务机构举办培训班,对企业专利工作者开展法律、咨询、代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有效提高了企业专利运营的意识和能力。    

    竞争聚焦“海外”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加大,与国际市场的融合进一步加深,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也与日俱增。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13年因知识产权侵权而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涉案金额最高的国家。吕国强认为,专利池建设及运营或许将是企业未来的核心产品之一,尤其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如果不重视全球专利竞争,不能娴熟运用专利制度规则,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知识产权说到底是一种私权,第一受益人是企业自身,但不可否认,现在还有不少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吕国强说,在我国从知识产权“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角色需要更加清晰。政府要界定好“公权”和“私权”的关系,不能一味地追求知识产权数量,而应重点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企业则需有意识地将知识产权融入企业发展总体战略,主动应对并防范风险。    

    他还介绍,为更好地帮助企业“走出去”,上海将加强与知识产权国际组织合作,组建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以集聚更多扎根中国、通晓国际法律和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人才。(完)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知产法网)主编


蒋志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院、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主编、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委员,2014年、2015年受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和加方科技部邀请参加知识产权法律和创新论坛并演讲,2013年12月获得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